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《中国的河山》: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,往往(2)

来源:军事经济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5月18日 02:49:14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流程编辑:u017 河流的环境变迁影响历史 中国的山河总是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伴。本书中《河西与敦煌》一文,对此有深入系统的探讨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

流程编辑:u017

河流的环境变迁影响历史

中国的山河总是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伴。本书中《河西与敦煌》一文,对此有深入系统的探讨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,历史上不仅是绿洲,还有充足的水源,若不是如此,古人就不可能修建起气势如虹的莫高窟。敦煌周边的生态本身就是脆弱的,可是古人并不爱惜绿洲,乱砍滥伐,使敦煌的河流水流量锐减,这是导致历史上的敦煌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关键要素。在探讨历史上敦煌自然环境恶化之内因时,史念海先生持谨慎的学术态度。在他看来,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问题,需要后学继续从不同维度研究,这样的问题研究越透彻,就越能为生态脆弱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。其实在历史上,比敦煌命运更加坎坷的是楼兰古国,由于缺水和自然环境恶化,直接就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。

来源:北京日报 作者:陈华文

(原标题:锦绣河山:历史之溯与环境之思)

历史上河流的走向,和今天的河流有所不同。河流走向的变化,不仅折射出环境的变化,一定程度上呈现特定历史时期生产生活、经济社会的变化。《中国的河山》一书中认为,一般河流都有下切和侧蚀的作用,一些河流在历史上不断改道。受到气候和地质影响,黄河是中国改道最为频繁的河流。但是黄河到底改道多少次,学界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。史念海先生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,可是他通过史料考证和野外田野调查认为:黄河改道都是发生在河南荥阳、武陟两县以下的华北平原,最北曾由天津附近入海,最南则夺淮入海。后来又由淮河南入长江,再入于海。

文章来源:《军事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jyj.cn/zonghexinwen/2022/0518/520.html

上一篇:苏丹称重审允许俄罗斯在红海建军事基地协议,
下一篇:石油市场不必担心美国的经济衰退?

军事经济研究投稿 | 军事经济研究编辑部| 军事经济研究版面费 | 军事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| 军事经济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军事经济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